·加大检测工作力度、做好迎检工作 |
2007/11/15 14:37:00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现场会的指示精神,武汉白沙洲市场检测部门,认真学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依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要求,积极参与和配合农业部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整治活动。坚持每天对在本市场销售的蔬菜抽样检查,包括经营户及配送公司送检的产品。从快速检测仪定性抽查的情况来看,合格率逐年上升,目前达到99%以上。今天上午,农业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督查组,由省… |
|
|
|
·武汉新洲区蘑菇产业形成“五化” |
2007/11/15 9:40:00 |
新洲区食用菌产业从起步到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形成了规模化、园区化、品牌化、社会化、机械化等特点。 发展规模化:从1997年开始时的1.5万平方米,发展到今年的640万平方米,菇农由当初的几户,发展到现在的9000多户,从业人员达到20000余人,新洲的食用菌产业,开始走上了一条规模化发展之路。 基地园区化:区委、区政府将涉农项目打包打捆,集中扶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菇农进园区,促进了新洲食用… |
|
|
|
·武汉农产品上市将通过“四级”抽检 |
2007/11/14 10:31:00 |
昨日召开的武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会透露,全市13个区级农产品检测中心开始正常运行,武汉农产品上市面临生产基地、销售单位及市、区两级农检中心的四级抽检,市民餐桌安全系数大幅提高。 武汉市农业局局长付明星介绍,每个区级检测机构平均有检测员9名,实验室面积240平米,9个区已配备检测车。在蔬菜生产基地和流通企业建立了检测室730个,在市级定点屠宰厂建立检测室12个。武汉农产品质量安… |
|
|
|
·江夏不合格农产品不能出“乡” |
2007/11/13 9:43:00 |
“我们中心有两名检测员,每天到各生产基地、批发市场流动检测,把不合格农产品拦截在乡镇一级。”12日,武汉市江夏区郑店街农业服务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站长李红斌向来访人员介绍说。 当日,参加全市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会的100多人参观了该检测站。检测站配备有检测仪器2台,冷藏柜1台,以及其他检测和办公设备。两名专职检测员,承担辖区内农产品生产基地、集贸市场和餐饮行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 |
|
|
|
·湖北高速“绿色通道”政策调整超载30%收费 |
2007/11/12 11:05:00 |
今日零时起,湖北高速“绿色通道”政策做调整,货物载重量超过30%,将不再享受高速公路通行优惠政策。从2004年11月开始,湖北对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做了重大调整,凡运输本省生产的西瓜、柑橘、梨、桃、活鱼、大宗新鲜蔬菜的本省籍车辆,按现行收费标准降低一个收费档次(减40%左右)交费通行。应收通行费已经属于最低标准的,不再降低收费标准。当时交警部门也规定,对这类货车不罚款、不扣车、不扣行车证等相… |
|
|
|
·武汉市为“蔬菜追回制度”叫好 |
2007/11/11 9:24:00 |
武汉市政府审议了《武汉市蔬菜农药残留监督管理条例》修改草案。今后,无论是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还是超市若销售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都将被责令追回已销售的蔬菜,并被处以最高2万元的罚款。 当前,有些地方由于农药残留导致蔬菜污染现象还较严重,市民不知买什么蔬菜,吃什么蔬菜。即使发现了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也只是被禁止销售了之,很少采取把农药残留已超标的蔬菜“追回”,以致超标蔬菜销售者与监管部门打起“游击”,继… |
|
|
|
·中华习俗在广泛传播海外华文教育:升温又升值 |
2007/11/10 14:08:00 |
11月4日至6日,由国务院侨办等主办的第五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在山东青岛召开。来自海外的300余名“民族灵魂的工程师”越过千山万水,来到孔孟故里,探讨华文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热议如何让中华文化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让孩子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办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异乡创办一所中文学校更是阻力重重。但是为了不让孩子数典忘祖,中文教育还得坚持下去。”来自意大利的潘世立说。潘世立目前是意大利佛罗伦萨中… |
|
|
|
·什么是放心粮油? |
2007/11/10 9:12:00 |
“放心粮油”是指粮油加工企业严格按照大米、面粉和食用油的国家标准和食品卫生国家标准组织生产,生产出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粮油产品。“放心粮油”产品包括“放心大米”、“放心面粉”和“放心油”等三大系列产品。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安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粮油是人们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主要食品,为了让百姓能够吃上优质安全的米、面、油及其制品,从2000年底开始,粮食行业率先开始了… |
|
|
|
·菜价鱼价小幅波动、食用油价走势强劲 |
2007/11/9 12:25:00 |
本周(11月5日-9日)天气晴朗,适宜农产品生产与流通。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蔬菜、淡水鱼的货源量充足,品种齐全,交易价格小幅波动,呈现较稳定的格局。 蔬菜方面:所监测的二十个蔬菜品种的均价是:1.77元/公斤,与上周的1.73元/公斤相比微涨2.43%。其中涨跌互现,涨幅较大的是花菜,与上周比上涨36.7%;降幅较大的是大白菜,与上周比降16.58%。水产方面:所监测九个大宗品种的鱼价是11.… |
|
|
|
·武汉农口新增9个“湖北名牌” |
2007/11/8 9:12:00 |
6日,武汉市农业局透露,武汉市今年7家农业企业的9个产品新获“湖北名牌”称号,数量为历年之最。另有两家企业到期参评,仍获“湖北名牌”称号。 自2005年开展名牌评价至今,武汉市已有19家企业的22个农产品或涉农产品获得“湖北名牌”称号。 今年新上榜的9个名牌产品为:武汉飘飘食品的“飘飘”鲜冻鸡和鸭产品、武汉惠民农业的“华惠”杂交棉花种子、武汉正达饲料的“康路”鱼饲料、武汉莲花湖集团的“莲花湖”莲藕… |
|
|
|
·武汉农博会:让农产品品牌“走”得更远 |
2007/11/7 9:50:00 |
在本届农博会上,在上万种农产品里,来自湖北的参展品种接近5000余种,其中知名品牌不下300余个,如德炎水产、康祥水产、京山国宝桥米……相关企业负责人,相信借助农博会这一跳板,能将自己的“金字招牌”亮得更远。 据武汉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农博会为万千农产品提供了展示平台,既可现场向农民和市民推广产品,生产厂家可以通过对照别人的产品找差距;还体现了交易性,卖场可与生产企业、销售商直接签订合同,生产… |
|
|
|
·华中地区首个鳗鱼养殖基地落户武汉东西湖区 |
2007/11/6 9:40:00 |
华中地区首个鳗鱼养殖基地日前落户东西湖区燕岭工业园。 据介绍,作为华中地区首个鳗鱼养殖基地,将形成一条产值可观的鳗鱼食品加工产业链。在养殖技术方面将做到无药残留循环养殖。生产的鳗鱼经加工后主销日本、欧美、俄罗斯以及我国香港。 武汉科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阮宜兵介绍,鳗鱼有“水中人参”之称。鳗鱼的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含量高,含有EPA、DHA(不饱和脂肪酸),这些对人的大脑发育是非常重要的。… |
|
|
|
·武汉市建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库 |
2007/11/5 9:45:00 |
日前,市科技局局长杨新年介绍,从去年起,科技局先后确立多项攻关项目,安排经费320余万元,重点研究猪肉、牛奶、蔬菜中有害物残留检测技术,并配合我市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借助网络技术,构建食品质量安全信息数据库。 3年后,食品质量安全信息数据库将对农产品从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在网上公布。届时,市民在超市购买任何农产品都能从网上查询其产地、供货渠道、销售点检… |
|
|
|
·观赏蔬菜钱景诱人 |
2007/11/4 10:44:00 |
一年数千万元的市场容量,但已经变成产值的不过几十万元。在今年第四届农博会上充当“配角”的观赏蔬菜让观众们爱不释手,其巨大“钱景”也触动了业内人士。青枝绿叶、果实累累的小黄瓜,红白相间、星星点点的朝天椒,白如象牙、形如飞碟的西葫芦。农博会上,很多观众一看到这些可爱的观赏蔬菜,就想掏钱买下,可都难以如愿。面对市民的购买热情,连日来慈惠农场农办主任朱吉星只好频频摆手致歉:这些观赏蔬菜都是农场在石榴红村等… |
|
|
|
·湖北仙桃市:打造特色板块创建水产大市 |
2007/11/2 10:17:00 |
2007年,仙桃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82万亩,水产品产量27万吨(养殖产量25.5万吨,捕捞产量1.5万吨),渔业产值26亿元(含苗种产值)。近几年来,该市市委、市政府按照“面向市场、发展优势、特色支持”的原则,积极创建水产大市,打造水产特色板块,形成了渔业增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水产发展新格局。其具体作法是: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坚定信心。仙桃是个水袋子,洪涝灾害一直是广大农民的心腹之患。市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