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黄陂区81个优势农产品“染绿” |
2007/3/15 10:31:00 |
昨日,黄陂区农业局介绍,近年培育的优势农产品,已有81个拿到农业部绿色食品证书。 这些绿色食品包括大地公司“禽王”系列分割家禽;中排粮油“中排”牌食用油;石门山食品公司“葛农世家”系列葛粉产品。其中,葛粉已远销日、韩、美国,累计出国创汇过1000万美元,成为黄陂最大的农产品出口项目。 黄陂北部蔡店、长岭、木兰等山区,有万亩野葛资源,过去闲在深山。2001年,黄陂引进外地客商,产业化开发野葛。20… |
|
|
|
·今年武汉市新增农产品基地7.9万亩 |
2007/3/15 10:26:00 |
今年我市将通过农产品正规化基地带动29个产业板块片、176个村,新增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7.9万亩.蔬菜。新洲区李集、三店蔬菜基地2个村,新增1500亩。黄陂区祁家湾、前川13个村,新增2000亩。江夏武嘉蔬菜长廊8个村,新增4500亩;江夏红菜苔板块基地3个村,新增2800亩。蔡甸莲藕基地11个村,新增4300亩;蔡甸张湾无公害蔬菜基地3个村,新增1150亩。东西湖惠安蔬菜基地9个村,新增16… |
|
|
|
·暖冬让我省油菜提前半月开花 |
2007/3/14 11:14:00 |
原本想以一望无际金灿灿的油菜花,来迎接500多位国外嘉宾,但由于暖冬,这一美好愿望可能落空。 昨日,第12届国际油菜大会执行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不无叹息地说,“今年气候太特殊,没办法。” 我省油菜一般在3月8日左右开始抽花,月底进入盛花期。几年前,组委会将大会召开时间定在3月底,就是因此时油菜花开得最艳。 国际油菜大会是国际上水准最高的油菜学术会议,此次是第一次在亚洲举办,目前已有540多位… |
|
|
|
·湖北:气味特殊不招虫不需打农药“怪味”蔬菜受青睐 |
2007/3/14 10:44:00 |
别看它们闻着味儿怪,吃起来可香了,而且对身体也好。”市民张阿姨隔天就要买回茼蒿、藜蒿之类的怪味蔬菜“养胃”。近日,从市场上发现,这种带着特殊气味的蔬菜,越来越受到市民的喜爱。 “怪味蔬菜”眼下就有好几种。正值吃藜蒿的季节,昨日,记者一走进梨园菜场、广埠屯菜场,扑鼻而来的就是一股清香的藜蒿味儿。每500克零售价高达6元的藜蒿一点都不愁销。 而每年三月三(农历)才能见到的地菜,今年也早早上市了,… |
|
|
|
·湖北武汉黄陂区“乡村信息化试点”项目正式启动 |
2007/3/13 14:27:00 |
近日,在黄陂区罗汉街花石村正式开始实施由华中农业大学贺立源教授主持研究的“乡村信息化试点”项目。 该项目具体由该区土肥站承担,其研究内容是:围绕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村务管理展开,通过建立网络化1:5000大比例尺空间数据库,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GIS技术和网络技术对各类乡村信息进行管理和应用性开发,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该项目实施后,对有效管理乡村事务、科学组织各类报表以及加快该区农业信息… |
|
|
|
·营养强化食品缘何遭冷遇? |
2007/3/13 11:40:00 |
每月,张大妈习惯去超市买一次酱油。昨日,她看到柜台上摆放一种铁强化酱油,每瓶只比同品牌普通酱油贵几角钱。想了想,张大妈还是没买。“不清楚这种酱油究竟有什么好处,也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食用。” 铁强化酱油是一种强化食品。从市商业部门了解到,强化食品就是往普通食品中添加一定比例微量元素,强化某种或某些营养成分,从而提高公众营养健康。1993年推出的碘盐就是其中一种。 据调查,我国人口普遍营养素缺乏或是营… |
|
|
|
·湖北农技信息服务覆盖全省成为农民致富好帮手 |
2007/3/13 10:22:00 |
昨日,从湖北省星火富民工作会议上获悉,湖北省建成目前最大的农业信息资源库,包括农技、农资、农贸等各种农业信息,实现了“省―市―县―乡”四级一站式信息采集、发布,构建了覆盖全省的农技信息服务平台。县乡级农村信息化服务机构达2000多家,服务人员达2万人,通过互联网、“农技110”等方式发布各类农业信息100多万条,接待来电来访21万人次,解答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方面的问题14000多条。 … |
|
|
|
·武汉10大优势品种今春增加6万亩 |
2007/3/12 11:21:00 |
3月10日,从全市春播春调现场会获悉,今年武汉市围绕10大优势汉产农菜,做好春季农业结构调整,全市将增加6个万亩的大基地。 今春武汉市春调重点是扩大汉产名菜种植面积:黄陂区增加芦笋种植1万亩;江夏扩大南瓜、藠头种植1万亩;汉南区建无公害、绿色蔬菜万亩基地;东西湖的菜豆增9000亩;洪山扩大洪山菜苔2000亩,新州双柳的豇豆和箭杆白增加1万亩,洪山菜苔等汉产知名农菜将结成板块,发挥优势品牌效益。… |
|
|
|
·牛!五百万的种子种出七千万的菜 |
2007/3/11 12:35:00 |
从2006年3月以来,李发起又过起了提心吊胆的日子,这些刚刚出土的小苗表现如何,将决定着他今年一年的收益。蔬菜经销商 李发起:“我每年要花接近500多万,从国外买进这些种子,如果这些种子的成功和失败关系到每年7000多万的出口量。” 每年买种要花掉500多万元,而带来的出口是七千多万元,利益充满了诱惑,同时也存在着风险。 蔬菜经销商 李发起:“担心怕这个种子进假了,种出来以后,我们买的西兰花变成其… |
|
|
|
·湖北电网捕鱼致特大中华鲟惨死两嫌疑人被逮捕 |
2007/3/11 10:26:00 |
3月7日,两名涉嫌非法捕捞中华鲟的犯罪嫌疑人,被执行逮捕。据悉,他们是首例因涉嫌非法捕捞中华鲟被执行逮捕的犯罪嫌疑人。 据两嫌疑人袁某、何某交代,今年1月8日14时许,何某驾驶自家木质渔船在长江新滩虾子沟附近水域用电网捕鱼。当日15时许,何某设置的电网中捕到一条重350公斤、长3.6米的中华鲟(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当时何某想将中华鲟拖至浅水区,遂叫来在附近同样用电网捕鱼的袁某、夏某的渔船帮忙,三… |
|
|
|
·武汉市农业局表示汉名优水产将增产20% |
2007/3/10 10:38:00 |
今年,以小龙虾、黄鳝、胭脂鱼、河蟹等为主的武汉市名特优水产品的产量今年有望增长20%,达到3万吨。据武汉市农业局介绍,今年,全市名特优水产品的苗种放养量将比去年提高10%,其中,小龙虾增至5万亩,网箱养鳝达80万平方米,胭脂鱼套养1500亩,河蟹发展到60万亩。更多优质水产品的面世,可方便更多的市民品尝到相对便宜的美食。消息来源:楚天金报… |
|
|
|
·多年的企盼难得的局面——全国人大代表热议新农村建设开局之年 |
2007/3/9 11:36:00 |
“取消农业税,农民每亩地少交20多块钱,良种补贴一亩地1块2毛钱,粮食直补26块6毛8分。国家对农民的扶持,每亩地有50多块钱。”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鲁南制药集团总裁赵志全告诉记者,这是他调研时农民给他算的账。赵志全代表所在的山东省,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68元,增长11.1%,农民收入增幅连续3年实现两位数增长。2006年的全国农民像山东农民一样,都享受到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
|
|
|
·两会特写:十项补贴向农牧民兜里“装钱” |
2007/3/8 15:44:00 |
“这些年,国家出台的一项项补贴政策,相当于向农民兜里‘装钱’。”谈起近年来的惠农政策,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赤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慧深有感触。7日下午,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曾长期在农牧区调研的赵慧代表介绍说,内蒙古的农牧民2006年在农业、教育等方面,享受到了十项补贴。“我到基层调研的时候,农牧民把2006年获得的补贴理了一下,一共有十项,它们是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生产资料补贴、新… |
|
|
|
·省农业厅王红玲副厅长到白沙洲市场调研蔬菜检测工作开展情况 |
2007/3/8 10:11:00 |
3月7日下午,湖北省农业厅王红玲副厅长率厅检测中心人员陪同湖北电视台摄制组成员,来到白沙洲大市场,听取市场汇报蔬菜农药残留的开展情况,湖北电视台拍摄了检测实验的全过程及网上公示情况。王红玲副厅长仔细查看了每天检测的记载,对检测制度、工作安排感到满意。白沙洲市场网站2007年3月8日… |
|
|
|
·武汉嫩菜薹成俏销品今年将增收1500万 |
2007/3/7 11:30:00 |
“新掐的油菜薹,贴上商标,成了超市畅销货。”昨日,武汉市黄陂区朱家湾村民朱传红算账:去年1.5亩地产的油菜薹,卖了800多元,今年扩种到4亩,至少能卖2000多元。油菜薹“入菜”,得益于近年农技部门开发和推广的双低(低芥酸、低硫甙)油菜品种,这种菜薹营养丰富,适合食用,去年名列湖北十大农业技术之首在全省推广。往年,双低油菜薹因无品牌,难进超市,销售价格低。去年,市农业局为它上“户口”,注册“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