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农民经过10多年执著探索,终于打破了“湖北种不出芦笋”之说,建起了全国最大的绿芦笋基地。原定在外省召开第三届全国芦笋发展与战略研讨会,因此改为下月上旬在黄陂举行。
芦笋学名石刁柏,富含维生素和硒、钼、镁、锰等微量元素,是国际市场颇受欢迎的高档绿色食品。据介绍,黄陂农民从1993年开始引进种苗种植白芦笋,因规模不大、品种不优、销路不畅等原因逐渐放弃;2001年至2003年,一批农民再度种植又遭病害,业内有人认为系因湖北雨量和湿度大,并认定湖北不适合种芦笋。
但长期跟踪的农技人员认为,黄陂特有的沙质土壤富含氮磷钾,是种植芦笋的有利条件。他们通过从山东取经,请南京专家会诊,从美国引进格兰德、阿波罗等4个杂交新品种,支持农民继续试种。政府部门则通过财政倾斜引导一些乡镇模式经营,引进龙头公司提供供种、防病、加工、收购、销售等一条龙服务,使全区芦笋种植规模由几十亩发展到目前的5万亩。
据介绍,“黄陂芦笋”已远销日本、欧美等国际市场,同时也进入了武汉白沙洲、华南海鲜等批发市场及中百仓储等超市,去年实现总产值8000多万元。
目前,“黄陂芦笋”被正式批准为地域名注册商标。黄陂区也被命名为全国绿色农业芦笋示范基地、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芦笋)基地。
信息来源:长江日报
|
[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