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局18日发表副局长曾丽瑛讲话称,预计2008年中国主要粮食品种价格仍有上涨压力,但由于库存充裕,中国有能力保持市场价格稳定。
在中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第一大权重为食品价格,粮价亦是影响CPI起落的重要砝码。
但自去年以来,始终居高不下的CPI数据正令中国面临的通胀压力持续加码。
曾丽瑛表示,由于中国粮食连续4年丰收,国家和农户库存充足,当前粮食供求总体平衡,因此粮食市场供应是有保证的。
据知,今年1月和2月份,中国粮食价格分别同比上涨5.7%和6%,粮价涨幅明显落后于整体物价涨幅。
曾丽瑛认为,与近年来全球粮食产量波动、产需缺口较大、储备减少、粮价暴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供求基本平衡,储备继续增加,粮价上涨幅度相对较小,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国始终深谙“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道理。由于中国粮食连续增产,中央储备规模保持相对稳定,库存消费比远远高于国际上公认的粮食安全线。
来源:中新社
|
[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