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北地区稻米市场购销平淡,价格基本平稳。目前东北稻谷及大米价格比较稳定。
二、消费需求日渐趋旺,大米需求逐渐进入旺季。9月份,学校开学后集团消费和中秋、国庆两节需求均明显增大。还有入秋后天气转凉大米消费也将逐渐进入旺季,同时受肉类、豆油及副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稻米价格上涨压力也日趋明显。
三、灾害频繁出现,预期中晚稻产量下降。今年,我国南方中晚稻产区受干旱、病虫害以及洪涝灾害的影响较为严重,受灾面积较大,预计产量将会略有下降。据农业部统计,截至目前,晚稻受旱面积518万亩,预计损失产量6.45亿公斤。同时,近期南方产区广西、福建等地接二连三出现台风、暴雨天气,严重影响了新季中晚稻的生长,可能会出现产量与质量双双下降的局面,这将给后市中晚稻价格走强提供有力支撑。
四、早稻市场价格高开高走,为后市早晚稻价格上涨提供了依据。今年南方早稻上市后,由于各收购主体竞争激烈,抬价抢购现象明显,加上农户看好后市,惜售心理较重,收购价格高开高走,且收购进度缓慢,收购数量减少。早稻价格的高开为后市中晚稻价格上涨提供了依据。
综上所述,在国家收购销售政策、物价上涨拉动以及生产形势不确定等因素影响下,短期内稻谷及大米价格仍将上涨。但由于稻米属于特殊消费品种,市场消费水平增长有限,在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其价格上涨空间也相对有限。
来源: 中国网上粮食市场
|
[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