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05-01 00:26 星期四 今日天气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武汉白沙洲市场首页
市场商户 更多
彭云林
主营:鳊鱼(武昌鱼)、白鲢、花鲢、草鱼(鲩鱼)和腌制成品青鱼干。
鲁久利
主营:天助商行经营蔬菜批发业务近十年的历史。主要品种有青椒、黄瓜、蒜薹、各种
安义明
主营:“诚交天下友、信誉满人心”是安达特菜商行从业的座右铭。本商行主要品种有
文德新
主营:佳合蔬菜公司主营海南、广西、广东、福建、云南、山东的豇豆、茄子、黄瓜、
市场商户 更多
· 徐毅鹏
主营:鲜食甜玉米、白糯玉米、彩玉米
· 胡建华
主营:大白菜、莴苣、白萝卜、香菇、等各类蔬
· 赵丹江
主营:草鱼、鲫鱼、青鱼、鳊鱼、白鲢、花鲢
· 陈才林
主营:花菜、香菇、包菜等各类蔬菜
· 文德新
主营:佳合蔬菜公司主营海南、广西、广东、福
· 彭千稳
主营:大白菜、山药等各类蔬菜
热销产品 更多
荷兰豆
价格:电话联系
简介:昆明优质荷兰豆....
樱桃西红柿
价格:电话联系
简介:优质樱桃西红柿...
西兰花
价格:电话联系
简介:优质西兰花...
葱头及碗豆角
价格:电话联系
简介:我行大量供应红葱头及碗豆角,产地云南,价...
市场动态 更多
· 天鹏集团考察团考察白沙洲,共商合作新路径
· 严中兴书记赴白沙洲市场检查调蓄池及雨水收集系统建设情况
站内搜索
食品安全 当前位置:首页 -> 食品安全

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难题多多

2011/5/11 14:01:00
核心提示:

  近期,染色馒头、回炉面包、墨汁粉丝、毒豆芽……类似的食品安全事件,一次次似曾相识地重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日前,农业部等9部门联合发出公告,要求严打食品非法添加行为。长期以来屡被提及的食品安全问题,从没像现在这样,让我们如此恐慌。

  每一次食品安全事件,固然和厂商逐利、信息不公开、市场缺陷等因素直接相关,但除此之外的行业无序、标准失范、监管不力等,更是公认的深层次原因。食品安全问题为何屡见不鲜?抓食品安全难在哪?记者通过暗访、采访相关监管部门、食品安全专家,揭示食品安全监管难的根本原因和深层问题。

【表现】

食品安全管理“婆婆”多

  一头猪,从饲养到放在餐桌上,共有9个部门在管,卫生部门检查卫生,看到有人给猪注水,他们却管不了,因为那是工商的事情。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食品安全必须“从田间到餐桌”整个链条实行全过程监管。而我国现行的食品监管分属9个部门,被坊间戏称为“九龙治水”。

  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属于多部门管理的“分散和分段模式”,按整个食品生产流通链条实行分段管理,由卫生部牵头,农业部主管农业生产源头,商务部、工商局主管流通与市场,质检局主管加工,多个部门平行执法。在采访中,不少市民认为,这样的监管体制存在一定的弊病。“看似分段清晰、责任分明,但运行起来难免产生组织难、合作难信息沟通不畅、互相推诿等现象。”市民陈亚龙这样说。

  “如果一个问题涉及多个部门,在执法中难免存在漏洞、监管盲区和真空地带。如果相互配合不好,可能会失去最佳的监管时机。如果部门之间相互推托,一般消费者很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市民周佳接受采访时说。

烧腊档主:

烧鹅不含添加剂

  “都是自己卤制的,怎么会用添加剂,放心好啦。”在市区白沙市场、贯溪市场等肉菜市场,记者走访的所有熟食店的档主都说着同样的话。

  在贯溪市场内的一家烧腊档,一个小伙子正在给一位中年妇女切烧鹅,记者看到,烧鹅烧得红红的,一层脆皮甚是好看,不过价钱也不低,每公斤要50元。除了烧鹅,该摊档还卖卤制的鹅翅、鸭翅、白切鸡等熟食。

  “你的熟食是批发的还是自己制作的?有没有使用添加剂?”记者以一名顾客的身份询问。

  “我是本地人,这些都是自己制作的,绝对没有使用添加剂,我只添加了食盐、味精和辣椒,算不算添加剂?”小伙子幽默地说,他在电视上看到新闻,有外地烧腊店用工业盐做熟食,对此他非常恼火。“太坏了,真是没有良心。”

  在白沙市场,记者购买0.5公斤烧鹅后,与一位烧腊档的档主聊起来。

  “你的烧鹅不会用人工色素吧?”记者不放心。

  “怎么会,这是烧的,不会用那种东西,我们都是自己烧的,你尽管放心吃好了,我们又不是路边的流动摊档,常年在这里卖东西,怎么会用那种东西。”档主肯定地说。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理直气壮。在白沙市场,记者看到的黄豆芽、绿豆芽很像网络上描述的使用添加剂的豆芽,就问档主,豆芽为什么这样长,有没有使用添加剂。刚开始,档主含糊其辞,最后不再说话,仅微笑应对。

  要让档主自己承认使用添加剂是不可能的,购买食品最主要的还是自己小心,并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难题】

A

法规模糊 标准缺失

  “法律法规相对滞后,部分食品的标准、检测方法还没有统一,检测成本大,经费少,这些都是目前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困难。”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安全监管科副科长冯松介绍说,目前,虽然有了《食品安全法》,但一些具体的小法规还不完善。

  此外,部分食品的标准、检测方法还没有统一,也是一大监管难题。冯松说,目前市场上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近2000种,直接使用的有500多种,但是至今公布的食品添加剂质量标准不到200种,约60%被批准使用的添加剂仍无相应的产品质量标准。没有标准,无法进行检测。

  而且,相当部分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或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暂缺。在日前卫生部公布的47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中,有25种物质在检测方法一栏为空白或者填“无”。而在22种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中,也有12种在检测方法一栏空白或者填“无”。

  市质检部门表示,目前的检测技术和标准跟不上市场和社会的发展,对食品的检测项目主要是国家相关标准中允许添加的成分;对于很多不允许添加的物质,监管部门的检测项目中没有包含,一旦食品中含有标准里不允许添加的其他物质,抽检时往往检测不到。《食品安全法》实施后,我省尚未出台小作坊监管办法,小作坊的监管存在难度。

  所幸日前九部门针对食品添加剂问题所下发的通知中提出了3项要求,其中就包括完善食品添加剂标准。

B

取证困难 经费缺乏

  此外,日常监管执法中取证困难,也给食品安全监管造成了困扰。“比如,有商家销售加入了违法添加物的食品,普通消费者可能比较容易发现,但当我们穿着制服、表明身份去检查时,商家就有意规避,造成取证困难。”冯松说,由于执法监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必须表明身份,暗访取证无效,所以有时候很难掌握足够的证据,对不法商家进行处罚。

  冯松告诉记者,商家使用违法添加剂,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主观故意,一种是由于知识欠缺,不知怎样正确使用而造成的。一些不法经营者为了让面条、米粉口感更好,在其中加入硼酸或硼砂;为了让肉制品和糕点的色彩更好看,使用工业染料……这些是市民通过肉眼和凭经验无法判断出的,只有通过专业的检测仪器才能检验出来。而进行专业检测,需要大量的经费,目前,虽然政府每年都投入专项经费,但与所需要的高成本相比,仍然稍显不足。

  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管理工作量大面广、经费投入不足、抽检频率偏低,是农产品监管的难题之一。据了解,我市现有生猪养殖场(户)3.5万户,2010年,全市生猪饲养量508万头,出栏320万头。以检测生猪“瘦肉精”为例,快速检测一份猪尿样本的检测成本约50元,以出栏320万头的抽检率为2%计算,单单生猪“瘦肉精”一年的检测费用就达320万元,以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经费的投入,根本无法满足需求。此外,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未能满足当前的工作要求,难以大量开展检测。

  此外,生产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生产者和经销商质量安全意识淡薄,受利益驱动,在种、养殖环节违法使用禁用农药、“瘦肉精”等的行为仍然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监管工作带来了挑战。

【内幕】

糕点中滥用食品添加剂种类最多

  一位多年销售食品添加剂并在食品企业工作过的业内人士曾表示,使用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行业非常普遍。“至今没发现哪家速冻食品企业是完全不用食品添加剂的。”  

  在膨化食品和油炸食品中常用膨松剂。果酱夹心类糕点中的“果酱”也许就是“劣质食品胶+色素+水果口味的香精”制成的。而食用色素也不甘落后,在香肠、休闲食品、酱油等方面,应用范围非常广。

  关键是出现问题的,像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都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日前,卫生部汇总公布了5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在这份名单中,共包含47种“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22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品种”。从名单中可以看出,包括三聚氰胺、革皮水解物等在内,牛奶、乳及乳制品、含乳饮料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多达6种,成为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重灾区”。糕点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最多。

  在名单中,明确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与“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区分开来,比如吊白块、苏丹红、三聚氰胺等曾经引发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角”,其实是违法添加物,而非食品添加剂。

部分非法添加物损害人体健康

  常用的非法添加物质究竟有哪些?它加到食物中,起到什么效果,人食用后,会产生怎样的问题?有关专家介绍了部分不法商家常用的非法添加物。

●三聚氰胺

  可能添加的食品:奶粉、酸奶、液态奶等乳制品,小麦粉等含蛋白质食品。

  效果:可提升食品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使蛋白含量虚高。

  危害:有毒,可损害生殖泌尿系统。 

●吊白块(又称雕白粉或甲醛)

  可能添加的食品:腐竹、粉丝、面粉、竹笋等。

  效果:加了吊白块后的腐竹会变得更白,卖相好。

  危害:人吃10克会中毒致死,吊白块是致癌物质之一。

●苏丹红

  可能添加的食品:辣椒粉、含辣椒类的食品(辣椒酱、辣椒调味品)。

  效果:用苏丹红后不容易褪色,可保持辣椒鲜亮的色泽。 

  危害:对人体肝肾器官有毒害,具有致癌性。  

●硼砂

  可能添加的食品:腐竹、肉丸、凉粉、凉皮、面条、饺子皮等。

  效果:使面制品看起来更新鲜,吃起来口感较好,且不容易变质。

  危害:可毒害人体的内脏器官,小孩食用5克可致死。

【声音】

建立责任

追究制度

  ●网友“阿甘”:企业见利忘义、不择手段降低食品生产成本自不待言,法律法规的缺失和监管部门的行政低效乃至失效,更是食品安全防线屡屡失守的原因所在……   

  ●网友“小灯泡”:我觉得除了在法规上加以完善之外,还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特别是领导问责制度。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而且要追究监管责任人和主管领导的责任。  

  ●网友“小麦”:对制造食品安全问题的黑心商家,我认为把其罚得倾家荡产也不为过,因为其直接危害到百姓的身体健康。     

  ●网友“幽竹”:我国应顺应国际食品监管发展趋势,改变目前多头监管的现状,把目前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从多个部门集中到一个部门。在当前得社会环境下,对所有食品都实行单一部门监管不太可能,但是对特定类型的、影响范围广的食品可以进行监管体制改革,可首先从奶制品开始作试点。

记者手记

严打食品非法添加

应双重问责

  食品安全事故频发,谁之过?是黑心的厂商还是监管部门?按照正常的逻辑,无良商家的责任似乎更大一些,但不可否认,监管部门监管不力,或相互推诿,让不法厂商有了可乘之机,也是非法添加的隐形推手。

  巨大的生产规模、众多的生产单位,为监管部门开展工作出了一道很大的难题。此外,食品监管缺乏应有的具体法规和检验标准的支撑,处罚力度不够大,缺少经费、人手,也让监管者左右为难。然而,仔细想想,这似乎不是真正的根由。在对食品监管的政绩考核上,问责不够,造成一些监管部门看不到应有的执行动力,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此外,标准不明、监管程序不畅、权力边界不清,也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

  没有问责,严格的监管很容易成为一纸空文,面对相关问题,相关部门很容易相互推诿、避重就轻,只是在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之后摆摆样子,做做秀,应付舆论,应付消费者,然后又放任不管。

  没有问责,一些部门的态度与大众的期望值相差甚远,他们仍会习惯性地使用我们耳熟能详的标准语言,与责任和义务“躲猫猫”——“尚未接到有关投诉”、“尚未接到上级部门的相关文件”……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确保食品安全,既要靠制售者的守法意识,更要靠监管者的监管到位。非法添加图财害命,对黑心商家严加惩处理所应当。然而,出现问题,仅拿生产经营领域及其非法添加者问罪,似乎还不够,相关监管部门也理当受到“连带”追究,拿黑心厂商和监管者双重问责,这样才能消除“踢皮球”现象,少听到一些“不归我管”的声音。

  希望9部门在重拳“严打”食品非法添加中,加强沟通,密切配合,依法履职,承担责任,让民众看到希望。

来源: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门户网
[ 关闭窗口 ]
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 版权所有  松际农网设计制作
Copyright © 2025 Whbsz.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27-88105467 传真:027-88756506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长征村青菱乡特一号 邮编:430065
鄂ICP备16010804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