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农业部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六项重点工作之一,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假冒伪劣”等突出问题,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农药及农药使用、“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兽用抗菌药、水产品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农资打假等6个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和成效。上半年,全国出动执法人员210万余人次,检查相关生产经营单位184.5万余家,取缔无证照企业582家,吊销证照企业184家,查处问题3.4万余起,立案查处1万余起,查办5万元以上大案要案20余起,向社会公布了7起假劣农资典型案例,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在农药整治上,对近年来市场抽查过程中问题比较突出、举报投诉较多的企业进行专项抽检,同时在北京等10省(市)的11市(县)开展使用低毒生物农药补贴推广项目,调动农民选用低毒、生物农药的积极性。在兽药整治上,加强兽药质量监督抽检和养殖场(小区、户)用药安全监管,深入实施“检打”联动,严厉打击超剂量超范围用药、违规使用原料药、不执行休药期等滥用抗菌药物的违法行为。在“瘦肉精”整治上,突出抓好养殖和屠宰两个重点环节,组织开展“瘦肉精”拉网监测,对公布禁用的“瘦肉精”类物质进行全面排查,通报了8起“瘦肉精”典型案例。在生鲜乳整治上,及时制定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实现两个“全覆盖”,即抽检覆盖全国所有奶站,检测指标覆盖国家公布的三聚氰胺等5种违禁添加物。水产品整治上,积极开展水产品中禁用药物残留快速检测产品验证,为各地开展现场执法提供支撑手段。在农资打假上,联合最高法、最高检、公安等九部门召开全国农资打假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积极开展农资打假联合督导,加强对各地工作的督促指导。农业部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精神,加大大案要案查处力度,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主动加强与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的联系,建立健全沟通渠道,完善工作机制,逐步建立线索通报、案件协查、联合办案等机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查办效率;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及时发现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犯罪活动线索,严肃查处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对符合《司法解释》规定标准的行为,及时通报或移送公安机关,严惩违法犯罪分子,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推行深入
信息来源:湖北农业信息网 |
[ 关闭窗口 ] |